印尼与中国海洋技术培训 提升海洋技术能力
-
海事与渔业人力资源发展与培训局负责人I Nyoman Radiarta回答记者的 提问。
【本报讯】印尼海事与渔业部与中国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FIO)合作,举办中国-印尼海洋技术培训,以提升海洋科技能力。
周日(23/11),海事与渔业部人力资源发展与培训局局长伊·纽曼·拉迪亚塔(I Nyoman Radiarta)在雅加达发表声明说, “该项目旨在通过先进知识转移和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举措,提升印尼海洋技术能力。”
他阐明,此次协同合作基于以下背景:印尼是海洋国家,拥有需要优化利用的蓝色经济潜力;开发海洋技术领域人力资源与能力提升已存在迫切需求。
此外,印尼-中国海洋合作倡议取得的成效;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而采纳可持续技术极为重要;以及市场对海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长。
纽曼指出,在此次培训中,参训人员通过该培训获得了海洋与渔业多个领域的知识,主要包括:(中国与印尼)蓝色经济政策、海洋生态修复及天然色素应用。
此外,还有藻类养殖与碳中和(海藻养殖:应对气候变化的前景之法)、可持续水产养殖技术、以及海洋工程中的环境影响评估。
他披露,该项目旨在解决产业需求与现有人力资源能力之间已识别的技能差距,同时促进技术转让机遇,并为海洋技术开发领域构建长期双边合作框架。
他接着阐述,其目的是为了构建一个全面的印尼海洋技术专业人才生态系统,培养能够应用可持续技术以支持国家蓝色经济发展议程的胜任人才。
“我们为了共同的目标团结一致,旨在为我国海洋与渔业领域的未来学习知识、建立联系并开拓新思路。海洋是我们的课堂,知识是我们最强大的载体。” 纽曼如斯说。
印尼-中国气候与海洋中心主任兼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FIO)项目管理办法事会主任丛柏林指出,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的命脉,蓝色经济已成为推动两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
他表示,中国和印尼作为两个拥有广阔海岸线和丰富海洋资源的大型海洋国家,在探索海洋潜力、保护海洋生态平衡以及推动海洋科技与产业互利合作方面拥有共同愿景和责任。
丛柏林指出:“此次培训不仅是知识的传播,更是交流的桥梁、合作的催化剂,也是未来伙伴关系的培育土壤。”
该培训于11月17日至20日在雅加达渔业商业专家理工学院校区举行,该学院是海洋事务和渔业部人力资源开发局下属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在为期四天的活动中,学员们深入探讨蓝色经济政策、海洋生态修复、可持续水产养殖及环境影响评估等重要议题。
本次系列培训活动除在AUP理工学院举行外,亦在海事与渔业部总部及南丹格朗塞尔邦国家研究与创新署同步开展。(f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