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r银行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达1746亿盾
-
【本报讯】印尼Amar银行(PT Bank Amar Indonesia Tbk.,简称AMAR)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达1746亿盾,同比增长15%。
在印尼国内流动性依然紧张的背景下,截至2025年9月,第三方资金(DPK)同比激增93%,成为推动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
Amar银行总裁Vishal Tulsian于11月12日(周三)在雅加达发表声明称,这一成绩反映出公众对这家数字银行的信任度不断提升,与该行持续深化的服务转型与融资战略相一致。
“第三方资金的显著增长,证明了客户对Amar银行及其以‘先储蓄,后消费’为核心理念的数字化战略的信任。这一理念强调,在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时代,理性理财与负责任的资金管理至关重要。”Vishal表示。
此外,稳健的资金表现也带动了Amar银行营业收入增长,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达到1.46万亿盾,同比增长24%。
净利息收入(NII)增长18%,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40%,共同支撑了整体业绩的提升,充分体现出该行收入多元化战略的成效。
Amar银行财务高级副总裁David Wirawan指出,审慎的资金管理策略是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
“第三方资金的强劲增长为Amar银行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使我们能够继续扩大对生产性行业的信贷支持。尽管融资成本持续上升,我们依然维持了高效率运营和健康的盈利水平。”他说。
David补充说,Amar银行成功实现了增长与效率之间的平衡。
“凭借稳健的盈利能力、充裕的流动性以及良好的资产质量,Amar银行具备充足的空间,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微企业(UMKM)及未被充分服务群体的金融支持。”
此外,公众存款的增长也为该行扩大对生产性行业的融资提供了更大空间。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Amar银行超过60%的贷款组合流向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UMKM)及生产性零售业者,体现出公司致力于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助力国家经济增长的承诺。
Amar银行通过三大数字化服务支柱实现其使命:
首先是 Tunaiku 平台,这是Amar银行旗下的无抵押数字贷款服务,最高贷款额度达3000万盾,利率具竞争力。自2014年推出以来,该平台累计发放贷款达17.1万亿盾。
其次是 Amar Bank Digital,一项基于云端的数字银行服务,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具个性化与高效的银行体验。
第三是 嵌入式银行服务(Embedded Banking),通过多家非银行合作伙伴平台,用户可直接访问Amar银行的各类金融产品,使银行服务更加一体化与便捷。(a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