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印尼财政部长普尔巴亚表示,政府向国有银行协会五家成员银行注入的200万亿盾资金,最迟将在一个月内开始有效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该资金通过信贷方式发放给企业经营者,特别是实体经济领域的经营者。
他解释称,该方案与新冠疫情期间政府采取的措施类似,当时向银行系统注资被证明能快速推动信贷复苏。他将此次资金注入比作迫使银行系统更积极发放信贷的燃料。周二(9月16日),他在雅加达税务总局总部告诉记者:“回顾2021年的经验,当时信贷状况仍然疲软。政府向系统注入资金后,信贷实现增长。”
他指出,大规模资金流入将降低存款利率,从而推动民众更倾向于消费而非储蓄。另一方面,由于贷款利率可能下降,企业也将更勇于申请贷款。
他驳斥了该政策将立即引发通胀的担忧。只要经济仍处于低迷阶段,资金注入反而会被金融系统吸收。普尔巴亚表示,只有当国家经济增长率达到6.5%-6.7%以上时才会出现通胀。
同日,印尼金融服务监管局委员会主席马亨德拉强调,这200万亿盾资金直接增强了国有银行协会成员银行的流动性。
在获得额外资金前,部分银行的第三方资金流动性比率仍低于20%。如今该比率已突破20%。
他表示:“20%确实是衡量银行流动性的良好阈值。”
除改善流动性状况外,资金注入还使存贷比从先前90%以上的水平下降。此举为银行向借款人发放贷款提供了更大空间。
他补充称,信贷投放方向仍将以政府优先部门为基准,但各银行在评估潜在借款人时仍需秉持审慎原则。
马亨德拉确保金融服务监管局将持续监测进展以保证政策实效,并通过定期评估检验银行中介职能的预期运行效果。
 
财长详解国家资金存放规则
普尔巴亚就向国有银行存入200万亿盾国家资金的操作规则进行了说明。这些原本存放在印尼央行的资金被转移至五家银行,存放期限未作限定。他表示:“实际上没有期限限制。就让资金持续存放在那里。”
针对有关政府设定六个月资金转移期限的说法,普尔巴亚予以澄清。他强调此次国家资金存放没有设定期限,因为政府后续并无强制收回要求。这位前存款保险机构监管委员会主席设想,即便出现最坏情况,政府仍能凭借存放在央行的资金应对经济波动。“因此这笔资金规模对银行而言应具有可持续性,不会影响政府财务状况。”
他指出,将资金从央行转出有助于银行更灵活地运用这些资金,既能支持政府项目,亦可提振国内经济活力。
国家资金以传统或伊斯兰活期存款形式存放于五家银行,采用非拍卖机制。政府获得的存款收益率为印尼银行基准利率(BI 7天逆回购利率)的80.476%。当前央行基准利率为5%,意味着政府收益率约为4.02%。资金存放期限为6个月并可续期。
普尔巴亚强调,接收政府资金的五家银行必须每月向财政部长和财政部财政总司长提交国家资金使用报告。(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