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收购价上涨 政府要考虑调整大米最高零售价
-

7月10日,西爪省省芝马墟市(Cimahi)国粮署主仓库的工人,正在对采购出来的大米进行称重。
【本报讯】随着政府稻谷收购价(HPP)上调至每公斤6500盾,印尼政治经济协会农业观察员胡多里(Khudori)表示,政府需要调整大米市场最高零售价(HET)。
胡多里在印尼农业经济协会(Perhepi)周一于雅加达举行的讨论会上表示,调整最高零售价对于平衡整个供应链的激励措施和稳定大米价格至关重要。
胡多里认为,稻谷的政府收购价上涨,而中等大米的最高零售价仅略有上涨,两者之间存在不平衡,远低于稻谷作为其原料的价格涨幅。
他说:“如果政府稻谷收购价上涨,而大米的最高零售价保持不变,这是没有意义的。”
他解释说,1公斤稻谷的生产成本每公斤4,836盾,而政府稻谷收购价为每公斤6,500盾,农民获得的利润约为34%。然而,这些利润并没有惠及碾米厂和贸易商等下游参与者。
胡多里解释说,他们被迫以高价从市场上收购稻谷。在一些地方,稻谷价格高达每公斤7,500至8,000盾。然而,在出售大米时,他们却受制于较低的最高零售价,可能会蒙受损失。
他续说,这种情况迫使碾米厂减少对市场的大米供应,这实际上可能引发短缺并推高大米价格。
此外,胡多里还提到,国粮署仓库里的大米库存充足,但配送量极低也加剧了价格不稳定。根据中央统计局的数据,公众也感受到了影响,大米零售价格已连续五个月超过最高零售价,并导致通货膨胀。
国家粮食局(Bapanas)价格面板数据显示,2025年6月,消费者层面中等大米平均价格达到每公斤13,995盾,超过最高零售价每公斤12,500盾。同时,生产商(碾米厂)层面中等大米平均价格每公斤12,800盾,低于政府国家稻谷收购价格每公斤12,000盾。
因此,调整大米最高零售价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胡多里还建议政府重新整合从上游到下游的大米政策,禁止委托采购方式,并在国粮署之外开辟其他大米销售渠道。
他说:“政府的职责不仅是确保大米库存充足,还要确保价格实惠。因此,价格必须是可以承受的。”(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