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进博会:乘开放东风 享共赢机遇 中国高水平开放为世界经济注入“东方暖流”
-
                    11月3日,工作人员搬运工业机器人。据悉,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展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场馆布展工作已进入尾声。
【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宾朋将共享合作机遇、共谋开放发展。八年来,在习近平主席亲自部署推动下,进博会已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窗口、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和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为世界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东方暖流”。
 
进博会是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七届累计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约3000项,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参展商达2.3万家次。今年展览规模再创新高,美国企业参展面积连续七年居首。越来越多的“首秀”“回头客”“常驻客”反映出中国坚定推进更高水平开放、与世界共享机遇的信心与诚意。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进口市场,是唯一持续举办国家级进口博览会的发展中国家,市场空间大、成长预期好。开放的中国,正以超大规模市场为世界经济提供稳定增长动力。前七届进博会让无数企业在中国“扎根、开花、结果”,成为全球合作共赢的见证者。
 
美国“俄勒冈—中国姐妹关系委员会”执行主任蓝进认为,进博会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最清晰的开放信号,为海外企业铺设进入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的“快车道”。德国、西班牙、日本等跨国公司通过进博会拓展市场、深化投资,感受到中国优化营商环境与持续增长的信心。数据显示,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稳定在30%左右,成为全球经济的“稳定锚”。
 
“创新是第一动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国加快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吸引跨国公司在华布局创新链关键环节。今年进博会将集中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涵盖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智能制造等领域。德国西门子、美国罗克韦尔、法国云帆智控等企业借助进博会平台加速产品落地,在中国寻找创新合作伙伴。中国大市场正成为全球创新的试验场和应用场。2025年,中国首次进入全球创新指数前十,科技创新集群数量居世界首位。法国赛诺菲高管夏立维称,中国不仅是市场,更是创新与合作的热土。
 
开放也让更多发展中国家共享机遇。秘鲁蓝莓、坦桑尼亚牛油果、格鲁吉亚葡萄酒……“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特色产品纷纷亮相进博会。今年共有来自123个共建国家的企业参展,同比增长23%;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达163家,同比增长23.5%;非洲产品专区扩容,参展企业数量大增。共建“一带一路”与进博会相互促进,为全球中小企业搭建通向世界的大门。
 
习近平主席强调,“现代化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国都不能掉队。”中国始终致力于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帮助发展中国家更好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让开放成果惠及世界。
 
开放合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展望“十五五”时期,中国将继续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互利共赢、包容共享的发展格局,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信心与动力。正如几内亚专家科伊沃吉所说:“世界的未来,属于开放包容的国度,而这正是中国前行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