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工业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0月,工业信心指数(IKI)中纺织工业子行业录得49.74点,略低于荣枯线。工业部指出,主要原因系出口目的国库存调整所致。
 
工业部纺织、皮革与鞋类产业司司长里兹基·阿迪提亚·维加亚(Rizky Aditya Wijaya)在10月30日于雅加达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订单放缓主要受到出口目的国库存调整的影响。例如,美国与欧洲在年初经历大规模扩张后,目前正处于库存回调阶段,同时受季节转换与时尚潮流变化带动,市场采购节奏趋于谨慎。”
 
里兹基表示,当前情况属于行业周期内的正常调整,并不代表产业出现结构性疲软。
他指出:“我们认为这并非结构性放缓,而是伴随全球贸易格局变化及国际纺织需求周期性波动的合理修正。”
 
他进一步介绍,类似现象同样出现在中国、印度及越南等主要纺织生产国,这些国家正重新平衡发运周期并持续优化全球供应链效率。
 
“在国际零售商采购模式变化的背景下,国内企业也正在通过短周期采购系统调整采购策略,以防止2026年生产季前出现库存过剩,”里兹基补充说。
 
虽然纺织子行业总体较上月略有放缓,但生产和库存指标仍保持扩张。“这表明行业运行总体平稳,产品销售依然顺畅,”里兹基表示。
 
他指出,国内纺织企业已展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部分生产能力正转向国内市场及成衣产业,而后者当前处于扩张阶段。
 
“这一转向也受益于2025年第17号贸易部长条例的实施,为国内布料原材料的消化提供了更大空间,”他说道。
 
里兹基强调:“从投资角度看,市场对纺织行业的信心依然稳固。”
 
据工业部数据,10月整体工业信心指数为53.50点,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其中,烟草制品加工业(KBLI 12)和纸及纸制品加工业(KBLI 17)为当月表现最强的两个子行业。(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