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贸易局势,近来愈发难以预测。一度被认为已平息的中美贸易战,却因两大主角,即美国与中国再度互相角力而重燃战火。
中国于10月9日限制稀土金属出口的举措,令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大为光火。长期以来,美国在诸多领域,尤其是支撑军事工业方面,极度依赖稀土金属。纽约商品交易所的稀土期货价格已经在一天内涨了12%。
不出所料,特朗普故技重施,威胁从11月1日起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0%的关税。而此前,中国商品进入美国"仅"被征收30%的关税。因此,若附加关税生效,从中国进口的商品负担将"加重"至130%。
近日中国与美国之间的"战火"蔓延至海事领域。美国10月14日开始对中国相关船舶收取“港口费”,中国亦不甘示弱,明确表示将抗争到底,对挂美国旗、美国造或美国公司拥有的船舶对等征收“特别港务费”。
这次中国反制得特别快,美国14日刚开始对中国船舶收取港口费,中国交通运输部当天就印发了《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实施办法》,也是10月14日起生效。
10月14日周二,中国通过山姆大叔盟友之一的韩国,对美国实施了制裁。中国商务部制裁了韩国最大的造船企业之一韩华海洋株式会社(Hanwha Ocean Co)的5家美国相关子公司,理由是它们“协助、支持美国政府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开展301调查并采取措施”。从而危害了中国的主权、安全及发展利益。
从2025年1月特朗普上任开始,中美贸易战就在不断升级,从互相加征10%关税,到34%、84%,甚至一度达到125%。期间虽然有过日内瓦会谈、斯德哥尔摩会谈等缓和,但这次贸易摩擦再度升温。
参照上述动态,很难想象这场贸易战会迅速平息。尽管实质上,两国仍为谈判留有空间。然而,纵观历史,不难预测此类谈判必将曲折复杂,并可能将更多国家卷入贸易冲突的漩涡之中。
如果贸易战持续下去,全球供应链几乎肯定会中断。出口需求也可能会减弱。美国和中国都将受到最深远的影响,继而可能会对包括印尼在内的贸易伙伴产生负面影响。
印尼虽已与美国就关税及其他贸易协定完成了谈判,同时与中国也保持着相当良好的贸易关系,多项新的贸易协定亦已敲定。然而,贸易业绩下滑的风险并未完全消除。
事实上,美国与中国均是印尼出口的重要市场。印尼中央统计局(BPS)数据显示,过去五年,印尼对美贸易额平均增长6.49%。 2025年1月至8月期间,印尼与美国的贸易额突破290亿美元,同比猛增15.6%。
而与中国的贸易,尽管仍处于逆差状态,但在2025年1月至8月期间,贸易额飙升13.8%,达到971.5亿美元。
这意味着,若要维持印尼亮眼的贸易业绩,政府必须采取战略性行动。若美中两大市场萎缩,则需寻找其他市场予以补偿。
政府必须持续加速与诸多国家和区域达成贸易协定。目前,印尼至少已实施20项国际贸易协定,另有16项正在谈判中。
这项准备工作必须立即完成,毕竟协定的实施亦非一蹴而就。但从长远来看,当贸易战持久不休时,至少能有一个缓冲垫来抵御剧烈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