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刘 健
 
目前,一些可穿戴设备具有监测睡眠、心率、血压、血氧等功能,部分设备还可以对收集的数据做简单分析并提供报告。其中,心率变异性这个指标就与很多临床疾病密切相关。
心率是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心率变异性是测量每次心跳之间间隔时间的变化。人的心跳不受主观意识控制,而是由体内的植物神经系统来调节,该系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比如年龄、性别、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代谢、压力、饮食、睡眠等。因此,心跳间隔无时无刻都在变化,如呼气时的心跳间隔通常比吸气时的更长,即使每分钟的心率为 60 次,两次心跳的间隔也很少为精确的 1 秒,有可能一次间隔为800 毫秒,另一次间隔为 1100 毫秒。因此,需要心率变异性这个指标来评价心跳间隔的变化,从而反映植物神经对心脏的调节功能,评估心脏植物神经的兴奋性水平。
心率变异性检测是一项无创检查,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测指标是 SDNN,指在正常窦性心律情况下,心跳间期(每次心脏跳动间的间隔时间)的标准差,以毫秒为单位。研究发现,年轻人的心率变异性往往比老年人高,男性高于女性,职业运动员高于其他人。临床上,检测心率变异性不仅可以评估健康人内环境的稳定性,还能预测某些疾病的风险,提前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
高血压。研究发现,高血压发病与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有关,表现为心率变异性降低,青年人群测量心率变异性可预测未来6年的血压发展趋势。
冠心病、心梗。研究显示,SDNN小于 70 毫秒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相较于心率变异性高的心脏病患者,心率变异性较低者发生全因死亡和心梗的风险分别升高 121%和46%。监测心率变异性还可评估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冠脉介入治疗和运动心脏康复可改善心率变异性指标。
心衰。心衰患者往往会出现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表现为心率变异性下降,而且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正常人。心率变异性下降的心衰患者,应及早采取措施防治心律失常,尤其是预防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心脏植物神经功能受损,通过检测心率变异性可早期诊断,还可评估植物神经功能损害进展。研究发现,糖尿病前期患者调整生活方式,有助改善心脏植物神经功能受损。
睡眠呼吸暂停。夜间睡眠呼吸暂停反复发作者,可出现明显的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率变异性下降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高血压、心衰和心律失常等疾病的发生风险都会升高。
心率变异性还与慢阻肺、抑郁症等相关,这些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检测,可辅助评价植物神经功能,以及心血管疾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