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根据印尼中央统计局数据,印尼今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达5.12%,但这一数字与年轻一代的财务健康状况并未完全形成正比。在这种经济形势下的挑战依然存在——从难以坚持定期储蓄、财务记录习惯薄弱,到应急资金准备不足。
研究数据显示,今年印尼财务健康指数得分40.60,较去年的41.25有所下降。这是近四年来的首次下滑,表明印尼民众的财务健康仍远未达理想状态。9月12日,尼尔森IQ印尼战略分析与洞察总监英吉特·普里马德维表示:“这个分数如同年轻人的财务成绩单,遗憾的是现状还需补考。”作为对比,新加坡五年前就已达到60-70分的指数区间,意味着印尼年轻一代在财务健康领域仍有巨大差距亟待追赶。
调查结果揭示了多个值得警惕的赤字指标:尽管仍有89%的年轻人坚持储蓄,但较去年的92%已出现下滑,其中月收入500-1500万盾的中等收入群体降幅尤为明显。更令人担忧的是应急资金储备——仅19%受访者具备失业应急基金,较去年的25%进一步萎缩,这与疫情期间该指标曾显著提升的趋势形成反差。OCBC银行市场传播部门负责人珍妮特·埃雷娜强调:“最令人忧心的是应急储备金下降。疫情时期建立的风险意识正在消退,需要重新推动年轻人提升危机应对能力。”
债务管理能力同样出现退步:能按时偿还信用卡或贷款的分期付款的受访者从去年的97%降至93%。财务记录习惯虽略有改善(未坚持记账者从81%降至77%),但多数年轻人仍仅月末查账,导致资金悄然耗尽而不自知。
尽管多项指标下滑,调查也发现了积极信号:因FOMO(错失恐惧症)而盲目跟风消费的现象从去年的80%降至76%,显示更多年轻人敢于对攀比式消费说“不”。投资意识正在觉醒:黄金持有率从2%升至6%(尽管95%投资者承认不了解线上黄金产品),基金、股票、外汇及加密货币等复杂投资产品的持有率也从2%翻倍至4%。此外,29%的年轻人开始筹备养老基金(高于去年的25%),其中“三明治世代”(同时承担抚养子女和赡养父母压力的人群)尤为积极,希望打破财务负担代际传递的链条。
作为Z世代代表的内容创作者卢特菲·阿凡西亚犀利指出同龄人普遍存在的无意识消费现象:“相比真正的应急储备,年轻人更愿意为爆款(热门运动)板式网球课程或网红甜甜圈设立‘应急基金’。”他也强调必须推动集体觉醒:“仅有个体意识远远不够,需要形成共同行动力,才能促使我的同代人真正践行智慧理财。”(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