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理性看待国际组织预测 应当相信自身发展潜力
-

世界银行(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机构的预测和预报容易出错。它们的预测当然基于精心计算,但也可能出于政治动机,因此可能存在偏差。
长期以来,世行和IMF如同发展中国家经济官员的导师,其预测建议不容忽视——尽管事后往往令人追悔莫及。
这两大机构最受瞩目的当属经济增长预测。乐观预测令人欢欣鼓舞,悲观预期则引发深切忧虑。
但此次,这两个权威机构的预判或许出现了偏差:IMF将印尼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从4.7%微调至4.8%,世行四月报告则预测至2027年平均增速维持在4.8%。两者的预测均未突破5%关口。
然而印尼政府8月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速达5.12%,较第一季度的4.87%显着提升,且三四季度有望持续走高,全年增速预计将突破5.1%。
这种乐观预期源于多项积极指标:最近出现了一些积极的指标,令人乐观地认为国民经济正处于上升趋势。
一个例子是7月份制造业指数在经历了前四次下滑后出现反弹。标普全球发布的印尼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报告显示,印尼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达到49.2,环比上升2.3点。
此前,工业部公布了2025年7月份工业信心指数(IKI),该指数强劲上升至52.89,表明印尼制造业仍处于扩张阶段。该指数较2025年6月份的51.84上升1.05点,较去年同期的52.40上升0.49点。
另一项指标,是印尼2025年第二季度的投资实现情况也显示出积极迹象。投资与下游产业部/投资统筹机构(BKPM)记录显示,印尼2025年第二季度的投资实现额达到477.7兆盾,较上一季度的465.2兆盾增2.7%。
此外,贸易顺差趋势持续。中央统计局(BPS)发布的一份声明显示,印尼2025年6月的贸易顺差为41亿美元,延续了2025年5月43亿美元的顺差势头。
另一个指标是,自8月以来,政府支出在第三季度有所增加。此前,政府实施了数月的严厉紧缩措施,甚至冻结了几乎所有机构和地方政府的预算。这些预算限制的解除将增加政府支出,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更值得期待的是面向中低收入群体的民生项目:八万村落的"红白乡村合作社"和村行政区(kelurahan)计划、免费营养餐工程、数千万人受惠的免费体检项目,以及各类社会援助计划.
这些计划都将产生提振区域经济、增强民众购买力的乘数效应。
因此,我们理应有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行更乐观的预期——印尼今年经济增速或达5.1%-5.5%,远超国际机构的预测。
当然,未来仍将面临诸多挑战和障碍,这是值得警惕和预见的。然而,对于加速国家经济发展势头,保持乐观更为重要。
我们应该冷静、明智地应对当前的挑战,并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我们应该促使政府和社会各界进行全面评估,将各种悲观的预测视为负面警告,必要时及时修正阻碍经济增长的政策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