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印尼检疫局(Barantin)近日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开展调查性审计,以应对中国方面关于食品(燕窝产品)安全标准的最新技术性贸易要求,并力求推动问题妥善解决。
 
印尼检疫局动物检疫事务副局长斯里扬托(Sriyanto)在10月8日于雅加达发表的一份书面说明中指出,中国海关总署(GACC)依据食品安全监管要求,对进口燕窝产品设定了铝含量上限标准,为每公斤100毫克(mg/kg),即百万分之一浓度计(ppm)。该标准作为食品安全控制的重要参数之一,需严格符合。
 
斯里扬托表示:“此举对印尼相关出口企业的外贸活动带来一定影响,因为该标准尚未经过印尼政府与中方的正式技术磋商程序。”
 
他介绍,目前共有11家印尼燕窝出口企业被中国海关总署暂停出口许可。中方设定该标准旨在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但有关技术细节仍在双方协调之中。
 
斯里扬托指出,印尼政府正通过多层面渠道积极推动相关问题妥善解决,并制定了短期与长期两项战略措施。
 
在短期层面,印尼检疫局已完成对燕窝加工企业的食品安全调查性审计,并正协调将相关审计结论提交中国海关总署。截至目前,9家企业的审计已完成并进入中方核查阶段,另有2家企业仍在审查过程中。
 
与此同时,印尼检疫局还实施多项配套监管措施,包括:对出口至中国的每批燕窝产品进行铝含量检测,采用符合中国国家食品安全标准GB 5009.268-2016的ICP-MS检测方法;对部分天然铝含量较高的燕屋原料实施特定标准操作程序(SOP)管理,以加强源头质量控制。
 
在长期层面,印尼检疫局正开展燕窝原料铝含量系统性研究,分析不同生态环境下的自然成因。目前已采集样品907份,其中880份完成检测,全部按照GB 5009.268-2016标准采用ICP-MS法进行分析。
 
斯里扬托指出:“在继续推进与中方技术沟通的同时,印尼政府也鼓励企业积极拓展多元化出口市场。”目前,美国、澳大利亚、越南、马来西亚、加拿大、日本、法国及中国香港等,均为印尼燕窝的重要出口目的地。
 
他表示,近年来印尼出口至中国的燕窝价格呈下降趋势,而为满足相关技术标准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与其他出口市场相比,拓展多元化市场被视为切实可行的方向。
 
“印尼政府及相关部门将继续推动燕窝产业下游化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斯里扬托最后强调。
 
印尼检疫局表示,将继续与中国海关总署就食品安全技术标准保持沟通与合作,推动相关问题通过技术性协商机制得到妥善解决,确保印尼燕窝产品出口稳定、可持续。(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