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QRIS的崛起 数字经济高效发展
-

印度尼西亚银行(央行/BI)推出的印尼标准化二维码支付系统(QRIS)问世不到六年,其发展态势堪称惊人。该支付方式不仅在国内持续普及,更被日本、中国等越来越多国家应用于零售交易服务。
央行于2020年1月1日推出的QRIS,旨在提升包容性非现金零售支付服务的效率与效能,特别是针对小微企业和小商户。这一支付工具有力推动了普惠金融、无现金社会建设以及金融科技与银行业的协同发展。
央行行长佩里•沃吉约上周透露,截至2025年6月,QRIS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的跨境交易总额已达1.66兆盾。
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之间的跨境二维码支付系统(QRIS)自2023年5月启用以来,交易量已达431万笔,总金额达1.15兆盾。而印尼与新加坡的跨境QRIS合作于2023年11月17日启动后,已累计完成23万8216笔交易,交易总额达770.6亿盾。
值此印尼独立80周年纪念之际,央行已启动一系列与中国二维码支付系统的互联互通测试。这一支付通道将显着提升两国跨境贸易效率(特别是对中小微企业而言),并促进双边旅游业发展。待测试环节全部顺利完成,印尼中国跨境QRIS支付即可投入运营。
除中国外,央行上周宣布QRIS正式登陆日本市场。 "问世六年来,QRIS已成为印尼数字支付生态的变革者,巩固了国家经济主权。目前用户量已达5700万,"佩里•沃吉约行长8月18日周日在雅加达表示。
此举将为民众带来更便捷高效的支付体验,同时强化印尼与日本的经济联系。初期阶段,印尼民众可通过本国支付应用扫描日本JPQR全球码,在35家日本商户使用QRIS系统。
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进展。跨境 QRIS 使用量持续呈现正增长。印尼央行(BI)记录到入境交易量,即外国游客在印尼进行交易的数量有所增加,尤其是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的游客。
在巴厘岛、日惹和多巴湖等主要旅游目的地,QRIS交易量显着增长35%。然而,令人关注的是,印尼公民(WNI)前往这三个国家的出境交易量却略有放缓。
这一现象当然需要进一步研究。目前尚不清楚这是否与我国民众更偏好现金交易的行为有关,毕竟在印尼的外国人早已使用QRIS(印尼标准化二维码支付系统)。关于我国消费者在节俭和效率方面尚未达到外国人水平的问题,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我们的消费者很可能存在文化观念上的问题。相比利用实际上更为便捷省钱的科技进步,他们更倾向于携带大量现金。若是如此,不仅印尼央行需要加强教育力度,各方也都应共同推进。这意味着健康、节俭、高效的生活方式必须成为我们消费者的主要行为准则。
使用QRIS支持节俭、快速和高效的文化。此外,它安全、简便、智能且易于移动。 QRIS的实施将为社区、商业界和国家带来诸多益处。
现金使用成本和交易纸质文档费用的降低带来了经济成本的节约。这些节省的资金可转向生产性经济活动,从而惠及国民经济,同时可能阻碍经济交易的携带现金安全风险也得以降低
我们欣喜地看到QRIS在多个国家得到日益广泛的推广应用。这也表明印尼的创新能与其他国家兼容。此外,我们可以确信经济将变得更加高效和活跃。此类技术应用的开发需持续加速推进,以促进经济更健康、更具生产力和更高效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