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19日电】8月15日美俄首脑会晤刚刚落幕,8月18日美欧乌峰会随即登场。短短几天内的密集外交活动,使俄乌和谈进入多方博弈的新阶段。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张弘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美俄首脑会晤在氛围上超出预期,特朗普高规格接待普京,让俄罗斯在外交上突破了西方孤立。
 
不过,从实质成果看,美俄会晤未签署任何协议,引发西方媒体批评。但会后特朗普积极推介普京提出的俄乌和平方案,要求乌克兰在领土问题上做出让步,以换取停火。
 
这一动向显示,美俄在推动和平方面似乎找到一定共识。然而,乌克兰是否接受仍是未知数,后续还需观察泽连斯基与欧洲领导人的态度。
 
在会晤中,双方除讨论俄乌和平,还涉及战略稳定、制裁解除及经贸合作等议题。普京提出一揽子条件,包括承认克里米亚归属、解除部分制裁、承认俄语地位及俄罗斯东正教会合法性。
 
特朗普虽然与普京在部分双边合作上有共识,但在乌克兰问题上仍强调“应由乌克兰人自己决定”,显示美国尚未做出最终定论。
 
张弘指出,美欧乌峰会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特普会”共识。俄罗斯提出的“领土换和平”突破了欧洲和乌克兰的底线,欧洲此前就强调不能以领土交换为条件。
 
在美欧此前磋商中,欧洲曾要求美国对俄施压,若停火无果则应加大制裁。但特朗普在与普京会晤中并未提及制裁,引发欧洲和乌方的不满。
 
峰会上,泽连斯基与欧洲盟友敦促特朗普提供安全保障。有消息称,美俄已初步同意由美欧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但不允许乌克兰加入北约。
 
尽管如此,张弘认为,在领土问题上泽连斯基难以妥协,极可能拒绝接受美俄提出的方案。因此乌方更多依赖“欧洲牌”,希望通过联合欧洲影响特朗普立场。
 
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主要欧洲国家的参会,也表明欧洲坚持“乌克兰不能输”的战略底线。虽然美欧之间存在分歧,但这些分歧更多是策略性而非根本性的。
 
张弘指出,美欧之间的协调仍可能取得进展,而北约主导的欧洲安全格局不会动摇,美国也不会放弃欧洲盟友。
 
总体而言,特普会与美欧乌峰会接连举行,说明俄乌和谈已进入复杂多边角力阶段。美国在其中或有摇摆,但欧洲与乌克兰将继续努力拉拢美国立场。
 
张弘强调,即便特朗普提出一些新思路,也不至于放弃欧洲与乌克兰。最可能的结果是,美国在俄乌之间继续保持模糊,避免在领土问题上做出明确让步。
 
尽管短期内难有突破,但多方均不会放弃外交努力。未来几个月,俄乌局势仍将处于长期博弈中,和平之路充满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