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印尼南苏门答腊省在水产品出口领域再创佳绩。经过严格检疫和实验室检测,11吨冷冻黑虎虾(斑节对虾)于周五(8月1日)成功出口日本,这批优质海产品估值达20亿盾。以食品进口法规严苛著称的日本市场此次放行,充分证明南苏门答腊水产品已具备国际竞争力。
黑虎虾是东南亚地区主要养殖的海虾品种,其体型硕大、肉质紧实鲜美的特点完美契合日本市场需求。此外,日本进口商特别重视清洁安全的养殖与产后处理流程,这使得每批出口虾都必须通过全方位检测。
 
出口认证如何完成?
南苏门答腊动植物检疫局局长丝莉·恩达·埃坎达里表示,该批出口虾已通过完整检疫程序,关键环节包括:
一、文件审查:核实养殖源头合法性及出口行政要件
二、物理检测:检疫人员现场查验虾体新鲜度、气味及污染迹象
三、实验室检测:重点筛查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该病毒会导致虾壳出现白斑、生长异常及大规模死亡,是出口准入的“一票否决”项
恩达强调:“实验室结果确认本批货物无WSSV感染,这是进入日本市场的核心门槛。”
符合国际食品安全管理的HACCP(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体系是另一项硬性要求。通过该认证表明南苏门答腊水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已建立生物与化学污染防控机制,确保食品安全。
 
开拓更广阔国际市场
此次成功出口标志着南苏门答腊的质量监控体系、食品安全基础设施和检疫系统达到国际标准。周日(8月3日),恩达在声明中指出:“这体现了我们通过生物安全管控、水产健康保障和目标国合规性审查来加速出口的承诺。”她特别提到,此次成果离不开水产企业、地方政府、中央部门及检疫机构的协同努力。
检疫部门表示,此次成功为当地海洋渔业从业者注入强心剂,未来将协助业者冲击欧盟、美国和中东等高端市场。恩达总结道:“全球市场机遇无限,只要我们坚守质量标准。检疫机构随时准备提供支持。”(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