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周孙毅报道】为纪念中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20周年,7月8日,一场以“弘扬郑和精神、共建海上丝路”为主题的纪念活动,在雅加达印尼广肇总会隆重举行。活动邀请了来自中国、新加坡和印尼的知名学者、工商界人士等,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郑和的历史贡献,以及其精神在当代的延续与发展。
      活动中,印尼广东社团联合总会总主席张锦泉在致辞中称:“郑和下西洋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壮举,更是中国与世界进行和平交流、文化互鉴的重要象征。作为海外华人,我们深感自豪,也更有责任传承这种友好交往的精神。今天我们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就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在新时代进一步推动中印尼民间交流合作,携手共建更紧密的人文纽带。”
      张锦泉还强调,当前正值“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文明倡议”持续推进,中印尼两国合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希望通过本次纪念活动,各界人士能够凝聚共识,共同探索人文交流与民间合作的新路径。”
      本次纪念活动特别邀请以下嘉宾进行专题分享:
    (一)国际非遗联盟主席宋卓蔚女士,以《郑和下西洋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影响》为题,解析郑和航行如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加速手工艺、语言、宗教与传统节俗的跨文化流通。
    (二)郑和国际研究学者、全球《孙子兵法》发起人韩胜宝先生,围绕郑和舰队的组织、路线与防御战略,讲述其背后蕴含的深厚军事智慧,并强调和平与远见是郑和精神的重要基石。
    (三)来自西安的习巷清真寺“郑和碑”守护人、西安大学毛坤阿訇,讲述郑和在航行中对伊斯兰教、佛教与本土宗教的尊重与包容,展示中华文化与多元宗教和平共处的历史传统。
    (四)来自新加坡的东盟-中国工商总会常务副会长、唐人道数字/元宇宙联合发起人、金融界重量级人物黄达博士,以《郑和的今日国际视野》为主题,分析郑和精神在新时代“一带一路”及全球数字文明建设中的战略意义。
    (五)万信达控股董事长、印尼广东总商会会长、2024年“新时代境界·影响力领军人物”陈日铃先生,则从企业家的角度出发,分享如何在现实商业环境中践行郑和“以德睦邻、厚往薄来”的理念,强调诚信、责任与区域合作精神。
    (六)印尼孔教总会总主席陈清明先生以《构建中印尼真挚友谊:郑和下西洋的启示》为题,回顾郑和1405年至1433年七次下西洋的历史背景与中印尼交流史,呼吁在新时代持续深化两国人文与民间友谊。
      本次纪念活动不仅缅怀郑和的历史功绩,更通过多元视角的分享,进一步凝聚中印尼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海上丝路精神,为推动印中两国友好合作与文化互信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