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大七人格”
-

受访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员 张 侃
本报记者 高 阳
在心理学研究史上,西方通常用“大五人格”来描述一个人的个性,即从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愉悦性、公正严谨性这五个维度去分析一个人的个性。这在西方被认为是普适的,并据此建立了人格测量量表,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中国人的人格结构亦是如此吗?上世纪 90 年代末,我国心理学者杨国枢、王登峰等人经过多年的系统研究,对“大五人格”结构的文化适应性提出质疑,并首次向世界学术界宣布了“中国人人格维度”的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员张侃在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表示,国人的性格特质与西方大有不同,我国学者以自己的文化和语言为背景,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确认了中国人的“大七人格”结构,以最直观和通俗的方式向世人揭示了中西方人格特点的差异。此后的相关验证性因素分析也同样支持了这个结论,基本上确定了国人的人格结构和文化独特性,并以此划分成与西方不同的人格维度。
1.外向性:活跃、合群、乐观。外向性反映的是人际情境中(聚会、集体活动等)表现活跃、主动、积极、易沟通、轻松、温和的特点,是外在表现与内在特点的结合。具体包括活跃、合群、乐观三个表现。活跃:人际交往中的主动性和人际技巧。高分反映与人交往中主动、积极、活跃、自然和擅长组织协调的特点;低分反映不善言辞、拘谨、沉默等特点。合群:人际交往中的亲和力,这是受集体主义影响的国人特有的一种人格维度。高分者待人亲切、温和、易于沟通和受人欢迎;低分者则不易亲近和不受人欢迎。乐观:反映个体积极乐观的特点。高分者积极、乐天和精力充沛,低分者情绪消极和低落。
2.善良:利他、诚信、重感情。国人的人格特质中的温良,总体符合中国文化中“好人”的特点,包括对人真诚、宽容、关心他人以及诚信、正直和重视感情等内在品质。具体包括利他、诚信和重感情三个小因素。利他:是指个体友好和关注他人。高分说明一个人对人宽容、友好和顾及他人;低分反映容易迁怒、自私、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诚信:反映个体的信用特点。高分反映个体诚实、言行一致和表里如一;低分者则在人际交往中存在虚假、欺骗。重感情:反映对情感联系或利益关系的看重程度,这点非常有中国特色。高分反映情感丰富和正直,低分反映注重目的和利益导向。
3.行事风格:严谨、自制、沉稳。中国人务实,因此一个人是“如何办事”的也被认为是个性特点之一。行事风格是指个体的行事方式和态度,包括严谨、自制和沉稳三个小因素。严谨:反映工作态度和自我克制的特点。高分者做事认真、踏实、严谨;低分者做事马虎、不切实际、缺乏合作且难缠。自制:反映安分、合作的特点。高分者自我克制、安分、合作、淡泊;低分者做事不按常规、别出心裁和与众不同。沉稳:反映做事谨慎沉着的特点。高分者凡事小心谨慎和深思熟虑;低分者粗心、冲动。
4.才干:决断、坚韧、机敏。才干反映的是一个人的能力和对待工作的态度,包括决断、坚韧和机敏三个小因素。决断能力强的人敢做敢为、思路敏捷和个性鲜明;弱者则遇事犹豫不决、紧张焦虑、无主见。坚韧:做事的毅力。高分者做事目标明确、坚持原则、有始有终且持之以恒;低分者做事难以坚持、容易松懈。机敏:自信、敏锐的特点。高分者工作投入、热情敢为、积极灵活;低分者往往回避困难、遇事退缩。
5.情绪性:耐性、爽直。情绪性反映中国人对“情商”的理解,包括耐性和爽直两个小因素。耐性:是指情绪控制能力和情绪表现。高分者情绪稳定、平和,能够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低分者情绪急躁、冲动、冒失、容易发脾气和难以控制情绪。爽直:着重于情绪的表达。高分者表现为心直口快、急性子和对情绪不加掩饰,低分者则情绪表达委婉、含蓄。
6.人际关系:宽和、热情。对待人际关系的基本态度,包括宽和与热情两个小因素。宽和: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高分者待人温和、友好、宽厚和知足;低分者表现为计较、暴躁易怒、冷漠和自我中心。热情:人际沟通的特点。高分者沟通积极主动、活跃,行事成熟、坚定;低分者则表现为被动、拖沓和盲目。
7.处世态度:自信、淡泊。这反映了国人特有的人生哲学。处世态度是指个体对人生和事业的基本看法,包括自信和淡泊两个小因素。自信:反映出对理想、事业的追求。高分者对生活和未来坚定而充满信心,目标明确和理想远大,工作积极进取、追求卓越;低分者无所追求、懒散和不喜欢动脑筋。淡泊:对成就和成功的态度。高分者无所期求、安于现状、退缩平庸;低分着则永不满足、不断追求卓越和渴望成功。
“大七人格”提出者之一王登峰认为,中国人的人格更为复杂,需用更多维度和有文化传承的词汇去描述。从“大七人格”这几个角度去辨人、识人,也许对国人的认识会更合适和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