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 左小霞
本报记者 严立新
 
谷子即小米,在我国已有8000年左右的栽培历史。中医认为,小米可调理肠胃、补虚、助消化。8月22日,北京工商大学轻工业学院、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级创新中心联合发表在瑞典《营养前沿》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证明了小米对胃肠功能的益处。研究表明,小米粥可加速肠道运动、改变肠道菌群的比例,并有强大的益生元作用,能改善便秘。
研究人员将5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便秘模型组,小米粥低、中、高剂量组,以观察小米粥摄入对小鼠便秘和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米粥可预防便秘,其机制包括促进胃排空、提高胃肠推进率、增加粪便含水量;还可增加肠道中益生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水平,降低致病菌(大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含量,且小米粥摄入增多,效果也更明显。此外,实验数据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小米粥中、高剂量组的小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更好。也就是说,小米粥可通过增加肠道菌群多样性来改善小鼠的肠道健康。研究作者表示,小米粥可加速肠道运动,调节肠道微生态,可能是对付便秘的有效食疗法。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左小霞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小米属于全谷类,相对于我们平时吃的精米白面来说,有以下营养优势:1.膳食纤维较多。膳食纤维被称为“肠道清洁工”,能促进肠蠕动,预防便秘,有助于控制血糖、血脂水平。2.B 族维生素含量丰富。小米一般不经过多打磨,相对来说保留了更多 B 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 B1、B2,既可滋养神经,也能促进体内脂肪、蛋白质、糖类物质的代谢。3.钾含量偏高。在各类主食中,小米的钾元素含量较多,有利于维持心脏的正常律动。另外,钾与钠可在体内形成对抗,补钾对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益处。
然而,喝小米粥也有一些注意事项。左小霞提醒,小米颗粒较小,患有胃肠疾病尤其是胃炎、胃肠溃疡的人需要注意,小米粥若煮制时间较短,颗粒较硬,就很容易附着在溃疡处,加重病情。因此,小米粥养胃的前提一定是煮到软烂,以利于吸收。另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推荐,成年人每天应摄入谷类食物 200-3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左小霞建议:“小米可经常出现在餐桌上,但不能只以小米为主食,否则缺少食物多样性。”她推荐,将小米与大米混合,熬制二米粥或煮成二米饭,既粗细搭配,又增加食物和营养种类,如果再加些豆类就更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