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泄,睡前吃四神丸
-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管药师 肖望重
有的人经常在天快亮时就出现肠鸣、腹胀、腹痛,必须赶紧跑到厕所“一泻千里”,这就是中医讲的“五更泄泻”,又叫鸡鸣泄、肾泄。中医认为肾脏是阳气生发的根本,可以温煦脾脏,而黎明前是阴寒最盛、阳气萌发之时,如果人体肾阳虚衰 ,肾火不能温煦脾脏,可导致脾失健运、水湿内生,就容易出现泄泻。
四神丸是治疗五更泄泻的经典名方,最早记载在南宋《陈氏小儿痘疹方论》中,用于小儿脾胃虚弱引起的大便不实、饮食不思,或泄利腹痛等。到明代,医家薛己在《内科摘要》中将该药应用范围扩大至成人,主治脾肾虚弱导致的大便不实、饮食不思。随后明代医家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明确了四神丸的制备方法与功效,并沿用至今,即由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四味药组成,将四药研磨成粉;取红枣、生姜,切碎后用水煮至枣熟后,取枣肉和四味药的粉末混合成丸即可服用。
四神丸具有温肾暖脾、固肠止泻的作用,主要用于脾肾阳虚之五更泄泻,症状可见肠鸣腹胀、食少不易消化、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四肢发冷。方中重用治肾虚泄泻之要药——补骨脂,其药性辛、苦、温,可补肾而温脾 ,在该方中为君药;肉豆蔻药性辛、温,可以温脾暖胃、涩肠止泻,配合补骨脂发挥温肾暖脾、固涩止泻之功,为臣药;五味子药性酸、温,能固肾益气、涩精止泻,吴茱萸药性辛、苦、热,可温暖脾胃、驱散阴寒,二者共为佐药;大枣补脾养胃,生姜温胃散寒,共为使药。诸药合用,治疗脾肾阳虚导致的五更泄泻具有显著疗效。
四神丸的服用方法有讲究。一般建议在睡前服用,这样可以保证药物在晚上持续发挥温脾肾止泄泻的作用;可以用淡盐水送服,以引药入肾,增强温肾阳功效。现代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证实,除了治疗五更泄泻,四神丸还可用于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属脾肾阳虚证的患者。若患者是因胃肠湿热、胃肠积滞等导致的腹泻,则禁用该药。四神丸是中药,切不可当成保健品长期使用,应在疾病治愈、症状消除后及时停药。▲